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使唐孟出使南越(今广州),在宴席中尝到鳛部酿的枸酱酒后赞不绝口。
唐蒙为了讨好汉武帝,专程绕道鳛部,取枸酱酒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饮用后,赞其“甘”,故有“唐猛饮柑酱,出西域”之说。唐宋时期,仁怀地区的酿酒风格已在民间流传开来,酿制的优质大曲酒“丰曲法酒”盛行于城中。
宋人张能臣的《酒名记》,因其品质优良而载入酒史。清代茅台镇酒业兴盛,有“茅台烧房不下20间,山粮成本不下2万石”、茅台村酿酒等记载、仁怀市以西为全省第一。酱香烧、酱香春、酱香少春、茅春等酒名扬四海,赢得了“酒冠千人之国”、“隔壁三屋风来醉,一瓶酱香酒”。
1965年,为使酱香酒的品质更加稳定,全国白酒界专家齐聚茅台酒作为试点的三种典型类型:“酱香、坑底、醇甜”。但由于当时的文化背景,这些结果无法科学、系统地表达出来,直到季克良的到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1965年,在四川泸州召开的首届全国名酒技术合作大会上,时任茅台酒厂技术员的季克良宣读了李兴发科研组以科学理论总结组织的研究成果——《我们是如何酿酒的》白酒,引起了各厂商代表的强烈反响和高度关注。
1965年下半年,轻工部在山西举行的茅台酒试点示范会上,正式确定了茅台酒三大典型品种的建立和酱香型的命名。同年,轻工部召开酱香酒试点示范会,正式肯定了酱香酒三大典型品种的确定和酱香型的命名。1979年,第三次全国葡萄酒鉴定会议明确,白酒分为酱香、浓香、清淡、米香等五种口味。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中国酱香酒的起源与发展概况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酱香酒的历史长远,现代工艺好就看中肆拾玖坊酱香酒,味道流连忘返。